“以前這里礦區的魚我們都不吃,污染嚴重,井水只能用來拖地,”附近的大莊村村民這樣說道。而今的安徽中池華豐礦區一片碧海藍天,處處煥發著“新機”。東至縣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礦產主要為石灰巖、白云巖、大理巖、礦泉水等,其中熔劑用石灰巖、水泥用灰巖、冶金白云巖、建筑石料用灰巖、建筑石料用白云巖資源儲量較大。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小作坊式的礦山單位遍地開花,長期“大礦小開,有水快流”的掠奪式開發,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2022年初,東至縣與池州市資產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對老六合礦業進行資產評估、股權劃分、兼并重組和轉型升級,引進戰略投資者組建了安徽中池新材料有限公司。華豐礦區由此發生了“毛坯到精裝修”式的轉變。如今行走于安徽中池,能隨處感受到一座現代化綠色礦山的魅力。國有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東至縣多處礦業資源的整合只是整個綠色礦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從源頭控制住“多、小、散、私”的積弊,一年來,安徽中池的建設者們堅持高起點謀劃,以全縣整體規劃為龍頭,對接“三條控制線”,分別劃定重點勘查區、限制勘查區、限制開采區和禁采區,林業用地均在嚴審批下進行。中池公司黨支部還成立黨員責任包干區,在所屬產權地耕織荒地,自產自銷。僅員工生活區綠化樹木就高達10000余顆,安徽中池堅持在保護中開發,以綠色發展理念提升資源的開發水平。以“規范開發秩序,淘汰落后產能,走向自動一體化生產線”。東至縣政府將優勢資源聚集在戰略投資者等優秀國有企業中,有力提升了綠色礦業發展市場主體力量。
2023年初,中池公司正式開始礦山EPC生產線和基建工程的建設,取締落后生產線,新建干凈無污染低噪的生產線,拓寬原有運輸道路,在洗車臺、噴淋設備、灑水車等系列環保舉措上下功夫。在打造產業鏈上發力,通過引進浙江交通資源、安徽省交控等大型國有企業投資者,加快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強化資本技術融合,大力發展資源精深加工項目,形成礦產開采、科技研發、產品生產、精深加工、市場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實現了區域經濟“鏈”式反應。
在即將落地開花的“紅色中池 礦出青山”中池黨建品牌里,綠色發展成為了總基調,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迎合政府推進礦業綠色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也“只有走綠色發展這條路,礦業才能保持高質量發展,才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安徽中池新材料有限公司將抓住自身區位優勢,以承接長三角一體化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集約技術、資源等要素,大刀闊斧的規劃著今后十幾年的發展路程,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就地實現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將礦業綠色轉型升級這顆棋子布局到更大發展格局中,于是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