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AⅤ无码AV高潮AV喷吹,最新高清无码专区,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震區如何科學重建?中科院出版遙感監測圖集來解答

新華網北京5月9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王世新研究員等人編制的《重大自然災害災后恢復重建遙感監測圖集》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出版,5月1日起向全國發行。

據介紹,這部圖集以高分辨率衛星和航空遙感為主要監測數據源,結合基礎地理和社會經濟等資料,針對人員轉移安置、交通基礎設施重建、人口與產業恢復、公共服務發展、生態環境修復、災害防治、土地利用和重點災區等恢復重建規劃的重要內容,選取災害發生以來的典型時間段或年份,通過圖表、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詳細展示了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蘆山地震、魯甸地震等五個重大自然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實施基本情況。

圖集主編、研究員王世新介紹說,重大自然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是我國面向新時期將災后重建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精準扶貧、生態修復及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的重要部署。在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制訂和實施過程中,遙感技術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勢。通過構建“空、天、地”一體化對地觀測體系,可實現災后恢復重建規劃與實施全過程的動態監測與分析。“充分利用遙感技術的優勢開展重建規劃實施的動態監測,實現對重建決策的有效服務,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王世新說。

在震區重建工作方面,記者同時獲悉,為系統監測汶川震區10年來的環境變化與災后重建進展,中科院近日對外公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工作成果。科研人員基于十年間多時相、海量衛星數據,以及高空遙感飛機及無人機獲取的航空觀測數據,對震區生態環境恢復、城鎮災后重建等進展成效進行了系統分析。科研人員指出,災區重建成就顯著,與災前對比建筑區的空間分布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據介紹,10年重建期間地表覆蓋呈現了從劇烈到平穩的變化。通過分析植被變化特征發現,植被覆蓋從2015年開始回升,表明了建筑區的植被綠化成效開始顯現。

此次圖集出版有何重要意義?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在圖集的序言中指出,圖集的出版,是對災后重建成果的總結與傳播,具有重大的實用參考價值和歷史意義。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高新區開展專項檢查守護外賣食品安全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