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推動銀行業保險業更好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支持銀發經濟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福建金融監管局加強政策引領、持續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增強養老產業金融支持、多元化滿足養老保險需求、積極培育“老年友好型”金融環境,推動養老金融提質增效。
初夏的福州,陽光透過榕樹灑在曾女士的小院里。88歲的她正坐在藤椅上,看著太平洋壽險的護工熟練地為她修剪指甲。
“以前總擔心自己年紀大了拖累孩子,現在有了‘百歲居’,心里踏實多了。”曾女士笑盈盈地說。這溫馨的一幕,正是福建養老金融改革成效的生動注腳。
監管引領:頂層設計激活“銀發動能”
《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從福建金融監管局獲悉,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福建個人養老金開戶數突破527萬戶,養老產業貸款余額同比較年初激增28.9%,長期護理保險覆蓋人群達216萬人。
“這些數字背后,是我們按照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部署,結合福建實際,持續推動養老金融有關政策落地的階段性成果。”福建金融監管局人身保險監管處處長鄭亮告訴記者。
2024年,福建金融監管局出臺《促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構建起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三維驅動”體系。
漳州金融監管分局創新推出漳臺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機制,其中,“福建漳州敬老貸”為漳州養老服務行業制訂個性化融資方案;龍巖加強養老金融監測分析和考核評價;三明金融監管分局開展養老服務再提升及銀發經濟發展“六新”工作。
為推動轄內銀行機構做優做實養老金融大文章,3月25日,福建省銀行業協會召開養老金融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第二次全體成員會議,總結專委會2024年工作以及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安排。
福建金融監管局二級巡視員詹啟剛強調,專委會各成員單位要努力做政策落地的“執行者”和社會責任的“踐行者”,要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推動養老產業升級、加強同業分享交流、融合智能科技提升客戶體驗。
福建金融機構代表在泰康之家·福園沙盤前參觀。
金融產品創新 潤澤“夕陽紅”
據興業銀行數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行“安愉人生”用戶數據——服務超2700萬中老年客戶,管理資產1.9萬億元。
該行養老金融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展示最新成果:“我們首創的‘123+’產品體系,將養老金儲備與健康管理、文娛社交深度融合。”
在泰康之家·福園,75歲的高潮正帶著老姐妹們排練合唱。
“每月養老金加上保險年金,住在這里完全沒有經濟壓力。”她撫摸著鋼琴琴鍵感慨。這個投資15億元的高品質養老社區,已成為福建“保險+養老”的標桿項目。同時,泰康保險集團在福建布局的泰康之家·鯉園預計2027年投入運營。
“福州、泉州兩處養老社區預計提供超過2300戶養老及護理單元。”泰康之家·福園相關負責人介紹。
市場數據印證著創新活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福建省(不含廈門)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承保4萬件,在售養老年金等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達828款,共計承保人次超過550萬人;商業養老金繳存額突破25億元。
智慧生態 重構養老場景
建行三明分行的智慧養老平臺指揮中心里,大田縣“點菜式”養老服務的實時數據不斷刷新。
“我們為全縣長者食堂搭建的支付系統,讓老人刷臉就能享受補貼就餐。”該行機構業務部副總經理黃舒予一邊演示系統操作一邊說。
太平洋壽險的“百歲居”項目更顯科技溫度。通過安裝智能床墊、跌倒報警器等適老化設備,為獨居老人織就安全網。
曾女士就是太平洋壽險福建分公司“百歲居”居家康護項目的首位行權服務對象。作為一名獨居退休教師,她思維清晰、生活自理,日常在頂樓種植蔬果。曾女士及她的家人對太平洋壽險“百歲居”十分認可。
該項目負責人涂兆華透露:“截至2024年,中國太保‘百歲居’資格函客戶全國累計56萬人次,其中福建1.6萬人次。全國已申請行權的客戶共638戶,其中福建5戶。”這種“保險+康護”的方式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及其家人的青睞。
在福州市晉安區茶園街道居家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智慧管理中心,微尚生活“互聯網+養老”創新模式,實時監測著老人的健康數據。
作為工信部認定的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企業,這家成立于2010年的科技型養老服務機構,正以數字化手段重構傳統養老服務體系。
這一創新模式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灌溉。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提供的信用貸款支持,正加速轉化為企業全國化布局的強勁動能,推動智慧養老解決方案惠及更多中國家庭。
數據顯示,目前,福建銀行業對8家重點養老企業的信貸支持達13.8億元,保險資金通過債權投資為醫養項目輸血12億元。
監管創新同樣亮眼:金服云平臺開通養老金融專區,實現“秒批秒貸”,提升產融對接效率;38家人身險機構培育2300名“養老金融規劃師”,提升從業人員養老金融業素養;全省95%的銀行網點、1.5萬臺銀行自助終端設備完成適老化改造,打造“老年友好型”金融環境。
服務破局:延伸養老服務半徑
家住福州市冶山路的林先生對家門口的建行福州鼓屏支行如數家珍:“門口能按鈴,全程有工作人員陪伴辦理業務,甚至有無障礙衛生間。這些細節讓我們老年人倍感溫暖。”
從常態化配備愛心座椅、老花鏡、放大鏡、拐杖輪椅等助老服務設施基礎,到增配叫號振動器、血壓儀、手寫板、移動填單臺、移動扶手等便民服務物品,再到不定期舉辦“智慧助老”微沙龍,為老年人普及智能機具使用、智慧醫療、網購等知識……建行福建省分行積極推進適老化改造,邀約老年人化身“體驗官”來到各個網點,推動網點提升適老服務質效。
“建行福建省分行不僅將我的養老金打理得清清楚楚,也讓我的退休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還交了很多新朋友。”參加建行福州鼓屏支行“歡孝送暖”主題活動的許女士說。
在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老年人網球交流活動現場,建行打造“惠老驛站”為老年球友們帶來便民服務;在重陽節,建行開展“孝滿港灣·‘晉’心守護”及“灣有引力福滿重陽”系列惠老活動,帶來傳統文化與金融知識科普相融的節慶新體驗,以“金融+非金融”服務守護溫暖銀齡。
在莆田農商銀行的“夕陽紅主題支行”,老人們正在學習使用智能柜員機。該行行長王芳強介紹:“我們經常性開設防詐課堂,充分發揮傳統服務方式的兜底保障作用,針對年齡太大、行動不便的老年客戶,靈活安排人員上門服務。打造便民‘服務圈’,聚焦老年群體最常用最急需的支付服務需求,在各鄉鎮設立‘一站式、多功能、綜合性’的助老普惠金融服務點。”
數據顯示,目前該行已建立354個普惠金融服務點、4個“福農驛站”,向646個行政村居派駐166名金融助理,為網點配備便攜式移動服務終端手提箱,下沉服務30多項。
責任編輯:唐秀敏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