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3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旻)今年以來,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1—7月,9市1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0%,主要流域Ⅰ~Ⅲ類水質達94.9%,分別比全國平均高13.5、13.8個百分點;累計完成160個鋼鐵企業、燃煤鍋爐項目超低排放改造,累計投入約123億元系統推進閩江、九龍江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整治,完成9650個入河排污口整治、整治率95.9%,重點岸段海漂垃圾密度同比下降超30%,上杭縣在全國率先建立“土長制”,投入9.1億元推進349個村莊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綠盈鄉村”占比70%以上。
如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福建生態省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近日,福建日報記者專訪了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付朝陽。
付朝陽表示,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深入貫徹省委十屆十三次全會決策部署結合起來,與持續深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結合起來,與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開創的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理念、重大實踐結合起來,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任務扎實推進、取得積極成效。
付朝陽說,下一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領生態省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努力建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行示范區和美麗中國示范省。
一是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配合省發改委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加快各地市“三線一單”成果發布應用,構建以“空間+準入”為支撐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嚴格限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生態環境領域“親清”服務,推進環評審批、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制度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生態環保工作。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藍天工程,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提升重點工業區VOCs和NOx治理水平,強化城市揚塵管控;實施碧水工程,統籌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實施九龍江西溪和龍津溪、晉江桃溪等水質提升工程,開展“美麗河湖”試點,加快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實施碧海工程,加強陸海統籌,推進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落實省委省政府海漂垃圾綜合治理為民辦實事項目,推動沿海各地建立“海上環衛”隊伍;實施凈土工程,推行“土長制”,逐步探索形成“防控治”三位一體的土壤污染防控模式。
三是持續強化生態保護修復。鞏固閩江流域治理成效,推進九龍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實施海岸帶整治提升、濱海濕地生態修復等工程,推進美麗海灣典型示范;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推進生態環境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做好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兩山”基地推薦和復核評估工作,推動基礎較好地區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提檔升級;接續推進富有“綠化、綠韻、綠態、綠魂”的生態振興鄉村建設,完成1500個“綠盈鄉村”提升。
四是切實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銜接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鏈條;聚焦噪聲廢氣擾民、黑臭水體等問題,開展“靜夜守護”等“點題整治”專項行動,用成效回應百姓關切;分行業、分區域、分時段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推進全省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五是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窗口,培育一批鮮活示范基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基礎性工作和前瞻性研究,完善碳排放支撐服務體系,健全我省碳排放交易市場,探索建設全國排污權基礎服務平臺;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領域改革為主線,打造一市一改革、一市一特色、一市一品牌,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成果。
責任編輯:趙睿
- 尹力主持召開省委審計委員會第九次會議2021-08-31
- 福建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 初中可進行晚自習2021-08-31
- 福建蘇寧易購攜手海信9·9嗨購,聚惠金秋!2021-08-30
- 圖解 | 福建金融上半年運行“成績單”來啦,9大亮點搶先看!2021-08-30
- 福建:倡導節能降碳 推動綠色發展2021-08-30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1-08-30
- 福建省文聯兩書增補入選“農家書屋”2021-08-30
- 第七屆福建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落幕2021-08-30
- 高校困難畢業生可申領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2000元2021-08-30
- 福建省首筆第四期紓困貸款發放2021-08-30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我眼中的阿美書記 | “這是她為村民辦的最后2021-08-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