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AⅤ无码AV高潮AV喷吹,最新高清无码专区,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難忘2021。優迅高速芯片董事長柯炳粦難忘的是,公司憑借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產品,第五次摘得“中國芯”榮譽;玉晶光電副總經理陳志明則將“元宇宙”作為年度關鍵詞,公司旗下的茂晶光電VR光學鏡頭項目全球領先……

個體的微觀“拼圖”,折射出廈門的創新活力。這一年,廈門大力實施“創新發展年”行動,全市274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穩步推進;時代新型鋰離子電池項目等一批高能級項目動工建設;廈門“專精特新”企業數量躋身全國十強;2項科研成果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創新,已成為廈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站在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新起點上,廈門將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一系列國家戰略相繼落地為契機,勇立潮頭、勇毅前行,全面激發區域創新力,全面提升經濟競爭力,全面打造產業集聚力。

積蓄新動能 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形成

價值高端、效益突出的新興產業集群正在廈門加快形成。

在火炬高新區,生產曲面屏、折疊屏的“超級工廠”——廈門天馬顯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主廠房已實現工藝設備搬入,計劃于明年上半年點亮。這也是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柔性AMOLED單體工廠。

作為全國唯一的光電顯示產業集群試點,廈門搶先布局新型顯示領域。天馬顯示科技項目,正是廈門打造新型顯示集聚區、與世界創新鏈對話的一張王牌。

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機遇,向產業鏈高端邁進!在新能源領域,廈門同樣動作頻頻: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企業寧德時代落子廈門;海辰新能源鋰電智能制造生產線正式投產;中航鋰電A6項目順利竣工……“動力電池猶如新能源時代的‘石油’,隨著優質動力電池項目在廈落地,廈門有望成為新能源的‘油田’。”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評價。

招大引強,強鏈補鏈。今年,廈門用好“鏈長制”這把金鑰匙,以精準招商拓展產業鏈,加速企業集聚,相互配套。時代新型鋰離子電池項目、中通快遞東南智慧供應鏈產業園、德國班納利種子公司等一批優質項目簽約落地廈門,如同拉來一個個奔跑的“火車頭”,為廈門發展積蓄了澎湃動能。

釋放新潛能 “專精特新”企業表現亮眼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普為光電已連續多年在中國出口LED燈產品企業中名列前茅,其中出口日本市場排名第一。

成績從何而來?普為光電董事長盧福星說:“我們一直心無旁騖,十多年來專注于生產面向工業領域的LED管型照明燈具。公司目前擁有多國專利共計550項,其中核心發明專利159項。”

這就是“專精特新”的力量。在廈門,像普為光電這樣以“專精特新”見長的中小企業,正快速成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它們掌握獨門絕技,發展潛力大,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據顯示,廈門已有28家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7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從工信部公布的3批共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來看,廈門“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在全國位列第九。

營造優越的產業生態,持續釋放“專精特新”企業潛能。今年,廈門推出一系列實打實舉措,如遴選15家服務機構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20項專業服務;申請5115萬元國家中小企業專項資金,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火炬高新區出臺“專精特新十條”……通過政策的“精準滴灌”,使“專精特新”企業成為支撐廈門高質量發展的新銳力量。

激發新活力 一手抓引進一手抓培育

這是一個近乎“無聲靜止”的世界——廈門大學翔安校區能源材料大樓的無噪聲實驗室,以小于百納米/秒的振動,護航高精尖儀器最大限度發揮作用。作為嘉庚創新實驗室(福建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建設的公共支撐平臺之一,這個無噪聲實驗室是亞洲首個無噪聲精密加工和表征實驗室,為未來納米尺度下頂尖基礎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創新提供接近理想條件。

以國家級實驗室為目標,嘉庚創新實驗室持續推進能源材料領域的戰略科技平臺建設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截至目前,實驗室已形成鋰離子電池鋁塑膜、石墨烯導電油墨、原位電鏡芯片、拉曼光譜快檢儀器等20余類共60余款科技成果,相關產品帶動產值預估達30億元。

一手抓引進,一手抓培育,圍繞主導產業聚合創新資源及產業要素,推動嘉庚創新實驗室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這是廈門推動科技創新的關鍵一招。

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廈門擘畫了清晰的路線圖。據《廈門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廈門將加快推進廈門科學城建設,打造廈門科技創新策源地,并策劃46個重大科技項目,力爭到2025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4000家以上。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廈門將以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圍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和“高素質創新名城”,充分發揮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主引擎作用,加強平臺載體建設,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完善科技體制機制,統籌抓好產業、科技和人才協調發展,以制度創新打造良好生態,以科技創新引領實體經濟做大做強。

【數據】

成果豐碩

廈門2項科研成果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嘉庚創新實驗室已形成20余類共60余款科技成果,相關產品帶動產值預估達30億元。

潛力巨大

廈門已有28家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7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躋身全國十強。(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精釀為媒,城韻生輝!佳信勞德巴赫精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