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林麗萍)昨日上午,廈門市集美區稅務局聯合集美區臺港澳辦、集美區兩岸融合發展中心,走進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福建省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聚融壹家臺灣青年雙創基地和集美區海蠣文創基地,開展“賡續嘉庚精神,服務臺青創業”——“春雨潤苗”專項行動,為在廈創業臺青送上了貼心的稅收政策宣講服務。
據悉,這是集美區兩岸融合發展中心揭牌成立后的首場稅務專場輔導活動。集美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臺青提供精細的稅收服務,切實為其辦實事、解難題,提升其在大陸干事創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集成改革。
現場
自編自演說唱節目 政策宣講干貨滿滿
活動中,臺青賴淑珍、吳炳璋共同帶來了原創稅務政策RAP,將稅收知識融入流行的說唱形式中,點燃了現場氣氛。
四位嘉賓分享了自己在廈創業的心路歷程。從創業動機、創業走過的“彎路”,到用好用足稅費優惠政策的重要性、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識產權政策等,嘉賓們從不同角度進行闡述,幫助臺青在創業路上“避坑”,引發強烈共鳴。
緊接著,稅務業務骨干現場開課,詳細講解了臺青普遍關注的稅務知識,干貨滿滿,讓臺青直呼受益良多。
反響
臺青點贊稅務輔導 為其帶來創業能量
賴淑珍是一名來自臺灣花蓮少數民族的女同胞,經過在聚融壹家臺灣青年雙創基地的一年準備,成功孵化出了一家文創企業。
賴淑珍表示:“今天的輔導課上,稅務骨干為我們講解了諸多政策,尤其是稅收優惠政策和銀稅互動,給予我們滿滿的創業能量。”
截至目前,集美區有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創基地1個,省級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3個。其中有3個基地被評為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累計吸引臺灣青創團隊479支,臺灣創業青年1113人。
為更好地服務臺青創業,今年,集美區稅務局成立臺商稅收服務黨員突擊隊,不定期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為臺青開展稅收政策輔導,并開通福建省首條臺港澳同胞辦稅綠色通道,制定“個性化服務月歷”等,通過“送政策、優體驗、助成長”,讓各項稅費支持政策和創新服務舉措及時惠及臺青,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拓展成長空間,助力在廈臺青實現創業夢。
點擊
稅收政策減輕壓力 帶動村民種檸檬致富
與賴淑珍一樣,在大陸耕耘“創業夢”的,還有臺胞羅潤賢。他積極投身大陸鄉村振興的浪潮,開辦了一家飲品店,主推檸檬茶飲,帶動同安區蓮花鎮村民通過種植檸檬,走上了致富之路。
羅潤賢告訴記者,隨著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標準不斷提高,集美區稅務局及時輔導,自己的門店近一年減免了不少稅款。有了更多的資金后,企業逐漸打破了制約門店發展的種種桎梏,并且與廈門當地村民成為合作伙伴,帶動村民一同種植香水檸檬,走出了一條全產業鏈發展的新路。
羅潤賢的檸檬種植基地在同安區蓮花鎮,四百余畝土地上,兩萬多棵檸檬樹散發出陣陣清香。蓮花鎮村民老葉說,今年的檸檬收益很不錯,他準備和兄弟一起拿出十多畝地合作種植,增加收入。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一市民舉報偷越國(邊)境案件線索獲獎1.2021-07-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